在隧道工程建设中,二次衬砌施工是关乎隧道结构安全与稳定的关键环节。面对复杂的地质条件和严格的施工要求,选择高效、可靠的机械设备至关重要。作为兼具机动性与高效能的施工设备,车载泵正悄然改变着传统隧道加固作业的模式,成为地下工程中不可或缺的“混凝土搬运工”。
混凝土车载泵结合了拖式泵与混凝土泵车的优点,既灵活机动,又无需复杂的运输和安装过程。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发动机驱动液压泵,产生压力油推动混凝土输送缸内的活塞往复运动,从而实现混凝土的连续输送。这种设计使得车载泵能够迅速响应施工需求,即停即走,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。
隧道二衬施工有其特殊性。一方面,它要求混凝土能够均匀、密实地填充模板,确保衬砌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;另一方面,由于隧道内空间有限,且地质条件复杂多变,施工设备需要具备高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。传统的施工方式往往依赖人工搬运和简单机械设备,不仅效率低下,而且难以保证施工质量。
而混凝土车载泵的出现,恰好解决了这些问题。首先,车载泵具有大排量、高压力的泵送系统,能够轻松应对长距离、大高度的混凝土输送任务。其次,车载泵采用智能化控制系统,操作简便,可远程控制,减少了人工干预,提高了施工安全性。此外,车载泵还配备了先进的液压系统,具有恒功率、恒压力自动调整功能,能够适应各种复杂工况,保证施工的稳定性和连续性。
在实际应用中,混凝土车载泵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。2021年贯通的秦岭天台山隧道,单洞全长超过12公里,其超大断面二衬施工对混凝土输送提出了严苛要求。施工方选用三一重工SY5418THB车载泵,创造性地采用“双泵接力”方案:前车负责300米范围内的主体浇筑,后车通过外接耐磨管道向更深区域输送。这种组合模式使单日浇筑量突破800立方米,比原计划提前18天完成二衬施工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车载泵配备的脉冲清洗系统将管道堵塞率控制在0.3%以下,极大减少了隧道内的设备维护时间。
虽然车载泵优势显著,但实际应用中仍需因地制宜。对于存在急弯的隧道,通常选择直径125mm的耐磨管道并增设弯管阻尼器;遇到C60以上高标号混凝土时,则需将坍落度严格控制在180±20mm范围内。某高原隧道工程就曾因忽视气压变化对泵送效率的影响,导致车载泵出力下降15%,后来通过加装涡轮增压装置才恢复正常。这些经验提醒施工方:设备的潜力挖掘需要与现场工况深度磨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