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零下40℃的极寒环境中,普通混凝土泵车可能连启动都困难,更别说完成高强度隧道施工了。然而,在青藏铁路、俄罗斯西伯利亚铁路等世界级工程中,却有一批"抗寒战士"——高寒专用混凝土泵车,它们能在冰天雪地里稳定泵送混凝土,确保工程进度不受极端天气影响。
那么,这些"钢铁巨兽"是如何抵抗极寒的?高寒地区隧道施工又该如何选择最合适的泵车? 湖南宇山重工将揭秘高寒泵车的核心技术,并提供实用选型指南,帮助工程团队在恶劣环境下依然保持高效施工。
高寒地区作业的泵车必须具备特殊的抗寒性能。首先,动力系统需要配备柴油机预热装置和低温启动电池,确保在-40℃环境下仍能正常启动。其次,液压系统要采用低温液压油并内置电加热装置,维持系统正常工作温度。结构材料方面,臂架钢材必须满足-60℃冲击韧性要求,输送管道建议使用Ni-Cr合金钢等耐寒材质。
市场主流高寒专用泵车在性能上各有特点。三一SYTHB60E能在-50℃环境下工作,预热时间仅需25分钟;中联ZLJ5520THBK配备液压油恒温循环系统,适应-45℃环境;徐工XZJ5530THB则采用电控预热管路设计。这些设备都具备16MPa以上的高压泵送能力,满足长距离输送需求。
为确保施工顺利进行,需要采取多项保障措施。混凝土配比要添加防冻早强剂,输送管径建议不小于150mm。设备要配备电伴热系统和发动机余热回收装置,维持系统温度。日常维护需使用-45℃专用润滑脂,施工后必须排空水箱以防冻裂。
在青藏铁路某隧道工程中,改装型中联泵车成功应对了4900米高海拔和极端低温的双重挑战。俄罗斯贝阿铁路隧道施工中,三一泵车创造了-48℃连续作业的纪录,其双层保温驾驶室和恒温液压系统发挥了关键作用。
优先选择具有高寒机型研发经验的厂家,要求提供第三方低温认证报告。采购前必须进行-30℃冷启动试验,验证设备在极端环境下的可靠性。同时要考虑后期维护的便利性,确保在偏远寒冷地区也能获得及时的技术支持。